首页 体育 教育 财经 社会 娱乐 军事 国内 科技 互联网 房产 国际 女人 汽车 游戏

破解场地之困 加速练兵之变

2021-01-31

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特战队员进行反恐战术训练。张文 摄

雪还在下,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此刻,杜洋感觉,落在自己身上的每一片雪,都变得有些重。

在雪地潜伏了1个多小时,这名女狙击手终于接到新的指令。

她使劲睁了睁被风雪迷住的双眼。本想快速进入新的狙击位置,但双脚有些麻木,她咬紧牙关赶忙爬起。

此时,狂风大作,雪雾升腾,1000米外的靶标变得越来越模糊。杜洋微微调整了下姿势,屏息、瞄准、击发……

“一号靶2发全中!”对讲机里传来射击成绩。杜洋是武警新疆总队的金牌狙击手,这是她第一次在1000米的距离上打出“满堂红”。

“杜洋,好样的!”看着这名全身都有些僵硬的年轻女弟子,射击教员陈用桥欣慰地笑了。

素有“魔鬼教头”之称的陈用桥很少表扬人,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次表扬是发自内心的。

这位培养了许多特等射手的二级警士长深有感触:“以前,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现在有了高水平的训练场地设施,神枪手有了新的生成路径。”

陈用桥列举了一组狙击手成长的数据:以往培养一个合格的狙击手,历经近百个课目,大约需要10000发子弹的消耗量;现在不一样了,贴近实战的场地设置让训练事半功倍,平均只需要3000发子弹的练习就可以单独执行任务,时间也减少了一半多。

内行看门道。这名在训练场默默耕耘22年的老兵,亲身经历了训练场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功能、从基本保障到逼真变化的过程,也在这片练兵之地见证着部队从课目设置到成绩评定、从组织模式到思想观念的实战化训练之变。

不能让练兵之地的窘迫成为备战的“绊脚石”

训练场,带给王刚无上荣光,也带给他特别的“痛”——

这位“八一勋章”获得者,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练出一身过硬本领,数十次打赢反恐硬仗。2018年初,随着部队改革调整,他迎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那一年,根据上级命令,在两支反恐劲旅基础上组建某特战支队,王刚成为这个支队第一任军事主官。

强强联手,理应不凡。然而,组建当年年底,在上级组织的特战能力建设检验评估中,该支队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所考31个课目中,仅6个优秀,却有10个不及格。

一年挥汗如雨的努力换来如此结果,这让王刚和支队领导如坐针毡。官兵们火热的心也一下子跌到冰点。

剖析原因,大家一致认为:使命任务的拓展变化给部队训练带来许多新要求,但客观上没场地、缺装备,一些特战课目的训练只能“纸上谈兵”……

提起练兵之地的窘迫,“痛”的不只是王刚和他的战友。

刚刚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的某支队反劫机中队中队长刘卫东,对演训场上曾经的一次失利记忆犹新。

那年,武警部队举办综合大比武。新疆总队参赛队员在前几个课目中持续领先其他总队。冠军触手可及,谁料在最后一个课目“水底潜伏”中,参赛队员水下战术选择失误……

与金牌失之交臂,刘卫东和战友们个个垂头丧气。他们有苦难言:总队没有水中训练的场地……

“听说过射击预约排队吗?”射击教员陈用桥一直在总队训练基地,在他的记忆中,过去的靶场只有20个靶位,承训的几千名新兵完成射击练习,需要半个月。往往是一个中队打,好几个中队的官兵在预约排队。

调整改革后,受场地限制,许多新课目训练无法落实,车载速射炮等兵种专业只能拉方案、练流程……

特战特建、特战特训、特战特保,不能让练兵之地的窘迫成为实战化训练的“绊脚石”。

该总队首长带领机关人员、部队骨干把特战队员需要落实的百余个险难课目梳理了一遍,把总队所有的训练场地和设施摸排了一遍。问题被逐一找到:有的单位有空间、没场地,有场地、没设施,有设施、没功能;有的单位现有训练设施承训规模小、保障功能少、作用发挥弱;还有的单位思想上没重视起来,不愿把更多经费投入到训练场地建设上……

“不解决训练场地问题,实战化训练的深入推进就难以保证。”2018年1月3日,该总队年度开训动员大会在训练基地召开,总队首长的话掷地有声。

1个星期后,数十名军地专家来调研论证;1个月后,改建、扩建、新建的方案敲定;2个月后,总队将所属工兵中队集中到训练基地……白天破山填湖,晚上凿沟平壑,经过4个多月奋战,硬是在戈壁深处开拓建起了一系列训练设施。

训练场建设不能“头疼医头”,必须科学设计,打造体系化保障链条

“难!太难了!”

走出基地综合训练场,吴野用冻得通红的手拍拍身上的积雪,嘴里嘟囔着。

吴野是某支队特战一中队中队长。这名常年在训练场摸爬滚打、多次在比武中摘金夺银的特战精英,可是响当当的“铁汉”。没想到,这场训练连他都开始叫难。

吴野带领特战队员连续完成高层楼房攀登索降、交通工具反劫持、运动俯仰角射击、重火器定点打击等险难课目后,立即投入到山地追捕战斗。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险情不断。

仰角射击暴露面太多,1名队员“受伤”;捕歼战斗时侦察不到位,险遭“不法分子”埋伏……对于这次训练,吴野和特战队员做了充分准备,但还是在3个课目上吃了“败仗”。

尽管吃了苦头、丢了脸面,但特战队员们直呼“过瘾”。

吴野说:“落实险难课目训练,对场地设施要求很高。可以说,没有现在这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练武之地,部队就不敢训、不能训、训不实。”

射击教员陈用桥对此也深有感触:新建的2号靶场射击距离比过去增加了数百米,有效满足了狙击步枪训练的实战要求;山腰上由3个地环靶构成的重火器训练场,可以进行各种重火器的实弹射击。

顺着陈用桥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空中、陆地、水面等不同空间,多个兵种、多个专业训练同步展开,大小装备一起亮相,火热的训练景象让人热血沸腾。“一场演练检验多个课目,一个场地训练多个兵种,这在以前都只是一种设想。”

训练场建设不能“头疼医头”,必须科学设计,打造体系化保障链条。议训会上,总队党委意见一致。为此,总队依托所属3个训练基地和各级教导队构建兵种专业全覆盖的训练场地保障体系,区分功能类型,分别制定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保障标准。

——新建的一次到位、规范达标。针对新建营区场地规划,他们组织网上观摩10余个单位400余处训练场地,汇编下发场地建设图册、录像片。

——改建的体现战力、实战好用。坚持接轨大纲、服务中心、满足任务,近年来,他们升级改建多处训练场地,目前所有基层分队建成重难点课目训练场地。

——扩建的因地制宜、适度拓展。通过拆亭台、填鱼塘、租闲地,扩增训练用地,按功能定位将射击、投弹、攀登、战术、装甲、工化等聚场成区、融合共用。

置身火热练兵场,该基地政委郭明俊有一种改天换地的“沉浸感”——

“你已进入战场,随时准备战斗!”用石头砌成的标语格外醒目。环顾四周,实物模拟的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以及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居民小区、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细数各个练兵场,山地、深谷、戈壁、湖泊……基本上涵盖了任务区域地理环境类型。狙击、侦察、工兵、舟艇等10余个专业的课目可以同步展开。

郭明俊自豪地说:“近年来,这些场地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特战精英。总队75%的二等功荣立者均在基地参加过反恐专业训练。‘反恐尖兵’从这里走向战场。”

在这里学会打仗,战斗中才可能胜利归来

落日西斜,被抛出枪膛的弹壳冒着缕缕青烟。完成一轮狙击的某支队下士张意凡,视线变得有些模糊。

“弹着点偏高,首发未命中!”这个结果让张意凡有些尴尬:作为一名狙击手,他在5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从未失误过。但在1070米的距离上,他几乎没有上过靶。

“难度确实不小!”走下射击场的张意凡喃喃自语,随即与其他战友研究起射击条件变化带来的参数改变和训练方法。

训练间隙,射手们围坐在射击教员陈用桥身边,不解地问:“我们以前都是打500米距离的目标,现在为什么打1000米以上距离的目标?”

“‘敌人’会在500米的距离等你吗?以前想打1000多米距离的目标,有条件吗?”陈用桥反问。

曾经的500米,是官兵为确保命中率而标定的界限,也在无形中给实战思维标上了“界限”。那么,战场是否就在这样的“界限”里?

子弹射出500米的界限外只需要一瞬间,思维跳出战训不一的“界限”却并非易事。陈用桥说,新的训练场建成后,射击距离从500米到800米再到1000米,从整百米距离到任意距离,从一般条件到极限条件,数字的变化丈量着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

理念的转变,是提升能力的开始。“毋庸讳言,这样的训练更难,但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家在这里学会打仗。”说到这里,陈用桥顿了顿:“在这里学会打仗,战斗中才可能胜利归来。”

提及训练场地变化带来的成效,某支队作战支援大队大队长丁昱天,指着正在进行的7人侦察小组综合演练课目,满脸自豪地说:“这就是最大的效果。”

只见特战队员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奔袭3000米,相继通过双绳水池、轮胎墙、软梯斜绳、高墙、低桩网等8个障碍物,而后在攀登楼一侧完成高层建筑物现场侦察,最终穿过80米模拟街区,完成突入识别、搜索射击。

“这个课目是侦察专业的‘硬骨头’,综合检验特战队员体能、技能、智能、战术及指挥能力。”丁昱天说,随着训练场地设施不断完善,队员们掌握这一课目比以往用时少了三分之一。支队参加武警部队军事训练考核,该课目成绩总评优秀,受到考官称赞。

回想一次山地反恐战斗,狙击手黄远远记忆犹新:狡猾的敌人躲到山洞里,狙击手找不到狙击点……

新建成的训练场,地形应有尽有,极大提高了狙击手狙杀不同距离、不同地形、不同位置“敌人”的能力。

“完备的训练场地为部队战斗力建设释放出极大‘红利’。”2019年年底,武警部队作战能力评估组如约而至,对王刚率领的部队再次考核。

时隔一年,课目还是这些课目、装备还是这些装备……不同的是,在训练基地反复摔打磨炼的特战队员们已完成能力升级。

这一次,经过3天32个课目的“激战”,他们名列武警部队同类队伍第二名。

训练设施的体系化建设,也使训练管理格局焕然一新。在该总队作战指挥中心,训练处参谋陈海洪正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检查督导各部队手榴弹实投作业情况。

他坦言,以前想要摸清部队训练底数,除了让基层上报就是下部队检查,但拿到的往往是“修正”后的数据。如今,不仅能全方位、无死角观察训练场,还能随时随地“视频督导”险难课目训练。

说话间,一阵爆炸声响起。放眼训练场,搜索狙击、快反射击、小队战术等紧贴实战的课目又在风雪之中相继展开……

(责编:陈羽、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