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随着气温升高,气压降低以及湿热空气影响,很容易让人产生胸闷气短的感觉,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肖方毅提醒,若出现上述情况,切不可大意,这有可能是房颤引起。
房颤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也是全球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房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对于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中国,房颤患者数量或许将迎来快速增长期。肖方毅认为,推动房颤的早诊早治,加强科学和规范化的治疗,是应对房颤疾病的关键。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肖方毅
房颤有大患 应高度重视与关注
肖方毅表示,心血管内科是一个有挑战性、且较为忙碌的“救命”科室。“说心内科充满挑战并不为过,因为它是一线的‘救命’科室,心脏好比人体的发动机,任何心脏病都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时导致心脏骤停。”他说。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肖方毅对房颤的病理解析道:“心房不仅可以储血,还负责将血输送到心室,然后心室将血射到大血管,灌注各器官组织确保机体正常运转。正常情况下,心房和心室以每分钟60至100次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射血过程。但在房颤的状态下,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至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同时带动心室不规则的收缩,快时心室率可达每分钟200次以上,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同时,当心房处于房颤状态下,血液流过心房的速度会减慢,容易在心房特别是左心耳处淤滞产生血块,即血栓。“血栓形成后一旦脱落,那么随着体循环,就可能堵住体内的血管,如果塞到脑动脉,就会形成脑卒中。”他说。
肖方毅提示,我国当前的房颤患者人数较为庞大,仅他个人一年就会经手五百多台房颤相关手术,包括导管消融手术和左心耳封堵手术。最为关键的是,房颤引发的健康风险很高,房颤的潜在患者应该高度重视,不可小觑。
提高科学认知 加强预防早筛早诊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不及时治疗虽不会立刻致命,但会出现包括心力衰竭、脑卒中/系统性栓塞、痴呆等并发症。肖方毅呼吁大众提高对房颤的认知和关注,同时从预防层面给出了有关建议。
“房颤早期表现为阵发性,如果就诊当天不发作,那就找不到病情证据。建议这些患者和有隐患人群佩戴可以监测心律的电子产品,或在家中备上心电监测仪,及时自查,提高疾病的发现率,进而提升疾病的治愈率。”同时,肖方毅也提到房颤和一些基础性疾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肥胖、饮酒、抽烟、打鼾等。“这个关联之间没有必然性,但是从预防的角度看,还是特别要建议大家管控好这些危险因素。比如有的患者有酗酒的习惯,在不戒酒的情况下治疗房颤,复发的可能性极大。”而对于遗传性的房颤患者,肖方毅认为最好的预防手段,就是让房颤家族史的人群尽早去做筛查,及时做动态心电图,早发现早治疗。
面对炎炎夏季的到来,肖方毅建议心血管病人合理饮食、适当补水,调节控制情绪,且减少在暴晒的情况下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各种房颤的诱发因素。
倡导心脑并治 因地制宜选择治疗路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疗房颤的手段也在快速发展,但肖方毅认为,药物治疗和电复律是治疗房颤的传统方法,现在仍继续使用,但是具有局限性:患者出现心衰等症状可以采用电复律治疗,让病人心跳回归正常,房颤却还会发作,疗效难以维持;药物治疗比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以辅助手术治疗也可单独使用,服用后房颤发病的次数会减少、时长会减短,但让房颤不再发作的可能性很低,且需终身服用。同时,他介绍,导管消融手术能根治房颤,但实际疗效取决于患者具体的病情。“如果是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导管消融手术,术后随访一年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持续性房颤患者疗效次之,最后是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肖方毅特别表示,另外对于高危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还可以行左心耳封堵手术,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同时避免长期抗凝药物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此外,房颤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切莫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房颤会有引发脑卒中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这两种疾病的内在关联,肖方毅提出,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房颤和脑卒中的联合诊疗确为一种合理的诊疗模式。因此,近几年来,房颤一站式手术(暨导管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得到了广泛开展。另外,房颤需要多学科联合整治,特别是心内科和神经内科协同合作,可及时有效推动房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为房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