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决定强化国家助学贷款支持,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求学;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稳增长、保就业,重在保市场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针对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问题,在用好已出台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大帮扶政策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完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推动银行更多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人民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三是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光大银行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行业间分化较为明显,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抬升了原材料成本,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仍是稳经济、保就业的重点。
在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看来,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有助于平滑经济波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上半年,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财政支出进度和专项债发行规模不及正常年份,为下半年发力预留了充足空间。预计接下来政府债券供给节奏和财政资金拨付力度将加快。”